保育仔豬如何飼喂粥料
這里說的保育仔豬是指專門育肥的豬場外購體重5-10千克的仔豬。這個階段它們的消化系統發育還未成熟,比較脆弱,所以飼料的選擇和日常生產管理非常重要。粥料是指干料加水后的飼料。
一、粥料的飼喂程序
1. 適應期(前3天)
1)飼料形態:使用稀粥料(水料比3:1~4:1),模擬母乳的液態,降低斷奶應激。
2)溫度控制:加熱至35℃以上(水溫以不燙手為宜),增強適口性,減少應激。
3)飼喂頻率:少量多次(每日4~6次),避免浪費和變質。
2. 過渡期(4~7天)
1)逐步增稠:調整水料比為2:1,增加干飼料含量,促進腸道適應固體飼料。
2)添加干料:在料槽旁放置少量飼料,引導仔豬吃干料。
3. 穩定期(7天后)
1)轉為干濕混合:水料比1:1,逐漸減少水分,最終過渡至自由采食干料。
2)定時定量:每日3~4次,通過觀察采食量調整投喂量,保持料槽清潔。
4. 衛生管理
1)現配現用:每次飼喂前配制,避免久置發酵或細菌滋生。
2)工具消毒:每日清洗料槽、攪拌工具,防止霉變污染。
二、粥料的優點
1. 降低斷奶應激
1)粥料接近母乳狀態,緩解仔豬因環境變化和斷奶產生的應激。
2)溫和的狀態減少對未成熟腸道的機械刺激。
2. 提高消化率
1)水分和溫度促進酶活性,提升淀粉、蛋白質的消化效率,減少腹瀉風險。
2)預消化作用(如開水燙煮飼料)可進一步提高營養吸收。
3. 提高采食量
1)適口性優于干料,尤其對體重偏小或體弱仔豬更具吸引力。
2)可以通過添加誘食劑(如乳清粉、葡萄糖等)進一步刺激食欲。
4. 精準營養調控
1)可靈活調整配方(如添加益生菌、有機酸),針對性改善腸道健康。2)可在飼料中添加預防腹瀉的抗生素。
5. 降低呼吸道疾病發病率
粥料可以降低保育舍的粉塵濃度,降低了粉塵攜帶的病原體(如病毒和細菌),減少了這些病原體的感染率。
三、粥料的缺點
1. 操作復雜
1)需人工調配、加熱,增加勞動強度(每日飼喂4~6次)和設備成本(如攪拌機、保溫桶、飼料車、長柄水瓢等)。
2)高溫季節易腐敗,需嚴格把控飼喂間隔(不超過2小時)。
2. 潛在健康風險
1)若衛生管理不當,飼料霉變或細菌污染可能導致消化道疾病(如大腸桿菌感染)。
2)長期過度依賴粥料可能延遲腸道對固體飼料的適應能力。
3. 經濟成本較高
1)水分添加增加飼料體積,實際干飼料攝入量需精準計算,否則可能浪費或者飼喂量不足。
2)需要額外能源(加熱、清潔用水)及添加劑投入。
四、注意事項
1. 監測指標:每日記錄采食量、糞便狀態(如腹瀉率)、增重等,及時調整藥物和加水量。
2. 逐步過渡:避免突然更換飼料形態,防止拒食或消化道疾病。
3. 環境控制:保持保育舍溫度(24~27℃)和濕度(50~60%),減少應激。
通過科學規劃飼喂程序并嚴格管理,粥料可顯著提升保育仔豬的成活率和生長性能,但需平衡飼養成本與效益。
上一篇:豬場消毒方案的優化與關鍵點
下一篇:淺談非瘟病毒在媒介中的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