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母豬和后備母豬產仔率的五個實用技巧
PIC技術服務專家Brad Schimmer說,分娩率是豬場績效和效率的關鍵驅動因素之一。
他指出,要獲得良好的分娩率,五個方面至關重要:發情檢查、授精過程、精液管理、飼料管理/體況以及選擇合適的母豬。
他解釋說,發情檢查始于對發情周期原理的理解。“分娩率將與豬場在合適的時間發現。發情的母豬的能力相符,錯失母豬發情24小時可以影響生產性能。”
他建議生產線員工識別并標記出母豬開始出現發情的早期跡象(外陰腫脹、粘液排出、耳朵向上但在騎跨時沒有鎖定)。他說,讓后備母豬先適應公豬,然后再進行發情檢查。
下圖顯示了實現95%目標受胎率的理想配種窗口。
配種有點像一門藝術,Schimmer說。可能有一個一般的過程,但是當使用常規的人工授精時,某些母豬或后備母豬的精液攝取時間更長或更短。精液回流的跡象表明該過程太快。通過抬高導管的末端來減慢該過程。
配種過程不需要“確切”的時間,因為每頭母豬都不相同,員工的專業水平也不同。Schimmer表示:“后備母豬是一個特殊群體,必須被這樣對待。”他補充稱,3分鐘的平均時間可能不夠長。此外,如果員工看到精液回流,就表明出了問題。
Schimmer斷言,要保持精液的活力和強壯,記住,精液的保存時間也有很大關系。他說:“一次性訂購過多可能會迫使您使用存放時間久的精液。精液劑量可以影響0.3頭的總產仔數,每天可降低分娩率2%,因此最好是更頻繁地購買精液-例如每周三次。
精液的溫度也很重要。“精液必須儲存在61℉(16.1℃)和64℉(17.8℃)之間,”Schimmer建議。“即使3.6度的波動也會將保質期縮短至一天!”
在將精液放入冰箱之前,請先對其進行包裝,然后將其散裝并水平存放,以確保空氣流通。每天檢查存儲單元中的溫度,取出精液使用后,將其放入裝有凝膠袋的絕緣容器中以保持溫度。Schimmer補充說,宮頸后人工授精(PCAI)的低精子劑量對溫度波動更為敏感,需要特別注意。
他說:“這是一條單向路。”換句話說,任何不在配種舍中使用的精液都不應放回冰箱中以備以后使用。配種人員應知道要為多少頭母豬或后備母豬配種,以免將過多的精液帶到配種舍。
Schimmer指出,每周要監測母豬的體況,以免配種母豬太胖或太瘦。設置提醒以便定期檢查,并根據情況,相應確定飼喂量。他建議生產者以組為單位在配種時以及妊娠4周、8周和12周時進行評估。
他說:『可以考慮使用卡尺來進行體況評估,從而量身定做你的飼喂程序。』斷奶到配種間隔和配種時間都是體況管理和哺乳期正確飼喂的良好指標。
『當飼喂程序正確時,更多的母豬可在斷奶后4~5天完成配種。』他說。
淘汰應該作為一種管理工具使用,而且生產者應該養成一種經常性的習慣,以清除豬群內繁殖性能最差的10%的母豬。淘汰可以使生產者減少豬場胎齡較大的母豬的數量,同時還可以淘汰表現不佳或出現問題的低胎次母豬。
『實現正確的繁殖目標始終是首要任務,因此要優化后備母豬群體和減少非主動淘汰的比例』Schimmer說。跛行通常是非主動淘汰的主要原因。為了盡量減少這一因素,需要:
· 選擇具有良好肢蹄結構的后備母豬
· 控制體況
· 如果您發現蹄裂或足底病變引起的主要跛行問題,請考慮使用硫酸銅。
如果采用群養模式,則同欄內飼養大小和胎次接近的母豬。Schimmer說,另外,要確保進入豬場的后備母豬數量和質量正確,關注誘情,并將后備母豬培育部門作為豬場的未來優先考慮。
當涉及到提高分娩率時,細節很重要。“每個行動可能只產生很小的影響,但是會產生巨大的集體影響。了解分娩率的驅動因素并采取改善措施將帶來更好的性能。”
下一篇:肉雞黑肺與管理有關系嗎?